发布时间:2022-7-2 13:00:03   点击数:

涵涵的数学学习之路生活中的数学

发布时间:2022-7-2 13:00:03   点击数:
白癜风药物 http://pf.39.net/bdfyy/bdfyw/index.html

上一篇和幼升小焦虑妈妈交流的实录中提到了数感和生活中的数字的问题。

大多数情况我们讲的数感,是孩子对数字的应用能力,需要孩子理解生活中的数字,这需要家长平时的引导。

这篇看看涵涵妈是如何和孩子交流生活中的数学。

涵涵,男,河北普通公办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家自学为主,上过学而思的跨创班。

不同的孩子对数学的敏感程度不同,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我们用心的引导,做好计划并坚持不懈的执行下去。我把自己的鸡娃方法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数学

孩子自己发现规律才是真正的理解。涵涵从小就对数字敏感,户外的时候经常用粉笔或树枝在地上写数字。写的多了他就知道两位数或三位数怎么读怎么写了,两岁左右跟着红绿灯学会了倒着数数。

上楼梯时,孩子喜欢两个台阶一起上,我就教他数2的倍数,慢慢引导他数3的倍数和5的倍数。涵涵在三岁左右会认钟表就得益于他对数字和倍数非常熟悉。

偶然的机会涵涵接触到了计算器,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抓住时机立马给买了好几个。不同的计算器玩法不同,摁出的数列也不一样。2,4,8,6,32......这个等比数列涵涵就是跟着计算器背会的。五岁多他玩着玩着摁出了斐波那契数列,兴奋了好半天。计算器上还有24点游戏,后续在某思学了这个主题。

涵涵小时候做多湖辉上的立体题目,从某一方向看物体,看到的是什么图形。我把家里的锅、水壶、水杯拿到他跟前,蹲下来,和他的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上观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涵涵四岁开始做立体王,虽然他没有上过外面的课程,但是他的立体感挺好的,我想立体感的建立可能跟他小时候玩磁力片、磁力棒、玩折纸和做手工有关。

在某思学完周期问题回家的路上,他发现地道桥上每隔两个栏杆就会出现一个雕刻着燕子的栏杆,他高兴的告诉我这个周期规律。兄妹俩平分完果冻,妹妹要求哥哥给她一个,涵涵说这样他就比妹妹少两个了,这是生活中简单的移多补少问题。赶时间在扶梯上快速走,我告诉涵涵人的真实速度应该是扶梯的速度加上人在扶梯上行走的速度,相反亦然。

书上的知识,尽量让他在生活中体会到。我家有很多跟数学有关的玩具,比如,弹簧秤、电子称、天平、百数板、数独玩具、比例尺、量角器、圆规,温度计、湿度计、量杯以及多种数字积木等。量体温时就涉及到了小数,吃烙饼时又涉及到了分数,看湿度计就能了解百分数,逛商场时就明白了折扣怎么算,买个水杯我也会和涵涵讨论一下容量,生活中皆数学。

孩子的兴趣点不一样,有的孩子喜欢汽车有的喜欢恐龙。我觉得应该抓住时机,买相关的书,从他感兴趣的点入手。喜欢汽车,我就带他去汽车博物馆了解汽车的发展史,观察汽车的构造,顺带着引入点简单的机械知识。喜欢恐龙,我就买相关的书,给他科普了一下地球的发展史和地球的构造。

计算

涵涵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刷公文数学,一直刷到了E。但是二年级参加了学而思的计算大赛却考的非常不好。三十多人参加比赛,最高分63,涵涵只考了34分。拿到卷子,我发现他做的所有题目只有一个得数,没有脱式步骤,没有用草稿纸,全部是口算的,错误率大概百分之五十。

我开始反思他为什么考的这么糟糕。他一直刷公文,注重口算,不用草稿纸,也习惯了只有一步的计算题,反感做口算。但是两步及以上的计算如果也是口算就太容易出错了。我准备了草稿本,开始让涵涵着重练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和脱式步骤。当然公文也有很大的优点,教材系统,注重自学,所以现在涵涵的计算是公文数学和学而思计算小超市交替进行。

涵涵做题不注重步骤,跳步,答题不规范。我就留意他的细节问题,答题是否完整,单位有没有漏写。我告诉他草稿纸怎么规范使用,做完作业要把书桌收拾干净。老师要求写应用题时左对齐,书本分类装好,他还是很听老师话的。这些看似很不起眼的小事就能养成好习惯。考试考的不只是数学思维,好习惯同样重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制定目标并坚持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是我给涵涵手绘的月计划表。为了有仪式感,我用彩笔写字。还有曾经刷过的公文数学,厚厚一摞。

自学

有时候老师上课讲解完例题,涵涵课上也听明白了,课后题也能做对,但是变换一下题型他就不会了,或者过段时间知识点就忘了。我觉得他只是被动的接收,没有把知识点吸收内化。因为涵涵自学的知识掌握的就比较牢固,我开始考虑引导他的自学能力。

比如,引导他推导等差数列的公式。我先写了一个数列,3,5,7,9......,又写了一个5,0,5,20,25......,让他自己观察,怎么求第7项,第0项,那么第N项呢,再继续引导他写出数列的求和公式。我发现通过这种方法涵涵学会的知识比较牢固,比死记硬背公式的效果要好。

涵涵在三岁前以听数学方面的故事书为主,三岁开始做多湖辉系列、阶梯数学和摩比爱数学。多湖辉系列的书趣味性强一些,涵涵很喜欢里面的走迷宫。我一直觉得立体王比较难,后来发现他很喜欢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就让他试着做了做,没想到他很快就刷完了。涵涵喜欢直接做题,靠想象,很少用到书里的纸模型,把模型当手工来玩。

涵涵在四岁半左右做了一套数学帮帮忙。这套书内容很全面,让他接触到了很多新概念。我给他讲了《揭秘乘法表》,带着他动手做了乘法表,找了找其中的规律,让他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了乘法口诀。五岁多开始练习计算,一直坚持到现在。

涵涵一年级开始小奥的学习。他自学用的资料是学而思秘籍,蓝皮书有例题讲解,黄皮书只有练习题。涵涵没有用蓝本,而是直接做的黄本练习题。因为一方面我是真的没有精力带着他一点点的学习例题,另一方面我觉得题的难度是螺旋上升的,他有一定的积累,可以尝试自己做。那些经过他反复思考还是不会的题,我再给他讲,并整理到错题本上。

一年级下学期我发现涵涵的知识点很零散不系统,他对一些基本的运算法则(四则运算)或公式(面积、体积)不清楚。我开始给他串讲小学数学课本。串讲的时间比较短,大概用了三个月,只是选择性的做了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题,没有买教辅。串讲完以后我对他的学习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发现方程对他来说是难点。我觉得随着以后学习的逐步加深,他会明白的,一时不理解也没关系。

一升二的暑假去参加了某思的跨创班选拔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因为学而思也是刚刚入住我们这座小城市,我完全不知道如何带孩子备考,所以全靠平时的积累。涵涵一直做着学而思秘籍,是有优势的。创新班的孩子太少了,授课方式只能采用双师,因为我没打算让孩子走竞赛,所以上完一学期创新后选择在家自学。涵涵觉得简单的内容,直接做讲义,大概半小时做完一讲。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就放慢速度,分两三次学完。在家自学的优点是可以自己掌控进度,缺点是我的讲题方式远远没有老师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涵涵非常喜欢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更是让他感到数学是非常有趣的。他说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是最好玩的。

加群前请先看关于加群或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lm/15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