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4 12:49:10   点击数:

光明日报天水师院全面构建差异化人才培

发布时间:2021-10-4 12:49:10   点击数:
脚上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jdsb/191109/7600005.html

天水师范学院

全面构建差异化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

“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天水师范学院立足天水这一西北二级高等教育集群地域优势,围绕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目标定位,主动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向下向西看办学定位,探索和建构以学生成长为主体,培养目标以复合型为基础,拔尖创新型人才与卓越应用型人才为两翼,分别延伸至硕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核心,强化理智与直觉思维训练,改变固定型思维为成长型思维、接受型思维为批判型思维为四轮驱动;管理机制以教务处为纽带,以书院制与学院制为双引擎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体两翼”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学科交融,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基作用。一是学校研制和实施级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职业实践教育、开放教育课程体系,特别设置跨学科门类文科、理科、工科大类平台课程,职业教育实践课程,及文理融通、知技结合、德行合一的跨专业选修、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等开放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探索和实施了主辅修专业、微专业、联合培养等项目,规定辅修专业相应课程至少45学分、微专业至少20学分。

强化学科引领,突出拔尖创新型人才标杆作用。一是年起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创新班,年被推广至全校各师范类专业。学校制定和实施《天水师范学院创新人才班培养方案》《天水师范学院创新人才班培养办法》,以二级学院为主导,依托全校15个师范专业,遴选组建各相关专业创新人才班。每年各投入一定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培养,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导论、研究方法等基础平台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创新班考研录取率一般在50%以上,如思想政治教育最高达73%,生物科学最高达71.6%。二是出台和实施《天水师范学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筹建伏羲书院,从级起创设鸿勋班,开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业生涯规划,选派部分学生到省内外重点大学交流学习至少一学年。

强化学科支撑,突出卓越应用型人才主干作用。一是出台《天水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突出师德修养、学科素养,不断改造和优化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如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造为教育信息化设计与实施,增加实践学分比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每学期开展为期两周的毕业要求达成度专项训练和第二课堂等多种教学技能强化训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获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第二名。二是从级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专设卓越教师班,年获批甘肃省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计划项目招生65名,优师定向专项计划项目招生名,其中物理学专业74名、生物科学专业50名,提前批次录取。

“四轮驱动”差异化教育教学体系

创新课程教学评价强化“四轮驱动”。一是加强课程思政创新培训,编写教学设计案例选编作为示范,将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各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分创新人才、卓越教师、书法教育、国学教育,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班级及专业限选课程体系;特别开设生命教育、经典导读、审美体验、批判思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等自设通识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体育艺术、思政教育等系列在线通识课程,以及跨专业选修等开放课程。二是支持教师加强所授课程相关学科领域独立研究,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评价,实现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考核评价的差异化处理,有针对性通过科学与艺术类不同课程分别强化学生理智和直觉思维训练。教师引导学生高度认识人的智能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自我培养和提升的;强化学生成长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训练,教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挑战自我,拓展思维和成长空间,获得持续发展。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助推“四轮驱动”。一是实施教学实绩激励制度,将教师参加一流本科专业课程申报和建设、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纳入考核范围。二是设立专项和综合奖励制度,使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都有通过努力出彩的机会;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认定、积累、转换及多元智能评价机制;开展阅读经典、强化能力、提升素养等主题活动。三是引进中国知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严格抽检查重和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完善实习(实训)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习(实训)。

“双引擎”差异化管理运行机制

创建和实施书院制。一是在现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yx/14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