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妈妈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上周,咱们分享了一篇文章《北京养孩子,有多疯狂?学区房没用,钢琴只能排最后,拼的其实是……》,给大家说了说北京教育的现状。
很多父母读完,都希望我分享一些更实用的东西。
比如,孩子哪个年龄段,该去做什么,需要提前考取什么样的证书等。
为了争取更优质教育资源,现在的孩子们,可选择的“赛道”确实很多。
比如:
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创新理念学校怎么选?
小升初是走派位,还是积极争取点招?
琳琅满目的兴趣班、学科辅导班怎么报?这些都需要父母一一斟酌。
就像一个妈妈所说的:
“兴趣班、辅导班,不报不是,报多了也不是。”
一腔推娃热情,却不知道该怎么使劲,这也是大多数父母养孩子初期最容易遇到的困惑。
我身边几乎没有不报班的孩子,我的一个朋友算了一下,她孩子今年7岁,从3岁开始报各种培训班,5年下来,林林总总费用就差不多有40万了。
但是她有很庆幸,因为娃学到了不少东西,参加幼儿园面试和小学面试,都是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入场券”。
其实我觉得,花多少钱报班,是因人而异,也是因家庭而异的。但父母们提前摸清规则、做好规划确实很有必要。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把自己踩过的坑、积累到的经验,都总结了一下,希望能对父母们有所启发。
普娃择校
一定要提前规划
大多数孩子,走的都是“普娃”路线,即沿着既定的路线,尽量一路择优走下去。
像我家邻居,夫妻一个艺术团,一个大学音乐老师,孩子3岁学音乐,7岁半考入大学音乐系少年班的这类“牛娃”,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内。
对于普娃来说,还需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
毕竟中考高考对孩子影响很大,而要进入一所重点中学,很大程度是由小升初的机制决定的。
图片来源:电影《西小河的夏天》
有句话说:没有经历过小升初的父母,没资格谈焦虑。
孩子小升初,要想走点招或网报,一份亮眼的简历,就必不可少。
而这份亮眼的简历,需要孩子们提前几年去准备。
上一篇文章我们也说过,很多优质名校,特别看重孩子简历上的“杯赛证书”。
在成绩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学校没法在短时间内,证明孩子之间的实力,而持有这些“奖状证书”的孩子,自然就会被优先录取。
图片来源:电影《西小河的夏天》
一般的学校,看的证书主要集中在数学类、英语类、语文类、艺术类以及科技类等几方面。
我一一给大家说说:
▍数学类:
数学类的证书,主要是奥赛。
这几类证书中,奥赛证书的分量最重。
因为奥赛成绩,直接反映了一个孩子的智商和思维能力。
其中以华杯赛(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希望杯、迎春杯、走美杯、IMC国际数学竞赛联盟这五大杯赛含金量最高。
其实,早在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中,就对奥赛“喊卡”了。
但很多名校点招,找不到更公平的考核办法,所以很多名校招生,还是很看重这些证书的。
如果孩子奥赛获得了一、二等奖,面试好学校时,胜算的把握就非常大。
而且,即便进入了重点校,在分实验班、重点班时,也是要考虑奥数成绩的。
奥赛学的话,小学三四年级,就可以开始了。
即便孩子没有参加杯赛没得奖,学奥赛对初高中学数学也有一定帮助。
因为奥数的很多解题思路、举一反三的能力,孩子初高中都用的到。
图片来源:电视剧《美雨》
▍英语类:
英语类比较简单,很多城市的重点中学,都会把KET或者PET看成是筛选简历的重要依据之一。
它的全称是“剑桥英语五级证书考试”。
因为在国际上稳定性、权威性很高,被各国承认,所以最近几年,特别受父母们追捧。
我们通常说的KET,是第一级,英语入门考试(keyEnglishTest)。
第二级PET是初级英语考试(PreliminaryEnglishTest)。
在北京,KET、PET几乎是每个小学生毕业简历上的标配。
有能力的孩子,甚至连第三级FCE都考下来了。
我觉得,孩子学英语,确实应该赶“早”。
因为语言对孩子智力、资质没有特别大的要求,而且越早学,效果越好。
从这张图中不难看出,通过KET考试的孩子,英语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而通过PET考试,英语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
KET、PET,是全面考察孩子英语听、说、读、写的考试。
孩子们提早学,打好了英语基础,将来初高中也能省下不少精力,专攻数理化。
▍语文类:
语文类的证书,没有数学类的分量重。
并不是语文不重要,而是孩子的阅读理解、古文背诵、作文能力等都很难有更科学的考察方法。
语文类的证书主要集中在作文上,比较权威的有:
冰心杯全国作文大赛、叶圣陶杯、萌芽杯、九州英才杯等。
有的省市,对自己省内的作文类竞赛证书,也比较看重。
比如武汉市,前几年由长江日报主办的“楚才作文竞赛”,就比较权威。
这些大赛,有的学校会组织,父母们也可以留意网上的报名信息,自己参加。
▍艺体类:
这两年,艺体类的证书,含金量不是那么高,但也因为有孩子喜欢,父母们会坚持让孩子考一考。
比如,各类艺术考级证书、各地组织的相关大赛。
这类证书,一般只作为特长生择校用,小升初不会有太大分量。
但也有重点校保留了兴趣特长录取,而且对特长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很高,不光要求孩子有特长,文化课也要十足优秀。
关于艺体课,值得注意的是:
这两年,体育越来越被重视,孩子如果有参加全国、省、市、区的各类体育比赛获得证书,被学校青睐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图片来源:电影《现在去见你》
▍科技创新类:
这两年,科技创新类证书,成了新宠。
像合肥,很多名校就非常看重各类计算机竞赛、科技创新、机器人比赛得奖的证书。
孩子有这类特长,能争取到名校面试的机会就大一些。
再有就是省市区评的各级各类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对孩子升学、面试都有很大帮助。
遇到这类评选,一定要重视,帮孩子准备材料,积极参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各地的政策,都不是很一致,个别省市,这几年对竞赛的管理政策有所收紧,所以,很多比赛,即便孩子参加了,取得了证书,也有可能无法作为评优标准。
这点还需要父母们做好心理准备。
图片来源:电视剧《丧失名字的女神》
比起规划更重要的是
找准定位、持续发力
提前为孩子规划学习路线,确实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无论孩子走派位,按部就班升学,还是走点招,争取名校,在小学阶段,有几点还是要特别提醒父母们的:
▍小学阶段,一定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父母,在督促孩子学习上,不乏“思维”上的惰性,认为孩子小学不用多费心,因为即便成绩不好,升入高年级,也会“逆袭”的。
可真实情况是,那些具备“逆袭”条件的孩子,都在小学时,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学习习惯有多重要?
知乎答主
edmond就说:「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很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
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了高刺激的事物。
而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重复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练习,更习惯于在单调的练习中坚持下去。
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会正向激励了这种不怕枯燥的习惯。」
这种习惯和思维上的差异,会直接造成孩子学习效率的高低,也会慢慢拉开了孩子之间的差距。
孩子的学习习惯,都是长期养成的结果。
所以,无论孩子成绩好坏,在小时候,一定要最先抓学习习惯。
▍孩子的作业,要重视起来
这两年,因为各地对各类竞赛的政策有所收紧,孩子们在升学评优时,很难有标准。
孩子的素质报告手册和平时的作业,就成了评优录取的标志之一。
年,武汉武珞路中学,在报名时,除了素质报告手册,还需要查看孩子5、6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本各一本。
还有的学校,要求看老师批阅过的试卷和作业。
其实,无论是看作业,还是试卷,都是考察的孩子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所以,孩子的作业,尤其是高年级的作业,父母们一定要重视。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小学时,知识的积累,很关键
最后,我要说说语文。
作为孩子从小就接触的第一大科目,语文出成绩是公认的难,而且很难靠突击提分。
最关键的,还在于日常点滴的积累。
阅读我们就不多说了,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即便上了好初中,后继学习,也难免乏力。
而像成语、古诗词这些,都应该在孩子很小时,就有意识地让他们学习、积累、背诵。
广博的阅读量,加上刻意积累,孩子会养成良好的“语感”,进入初高中,语文即便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
在教育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好孩子的胜出,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一个家庭的共同托举。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父母的提前规划,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能早点帮孩子找准定位,按照孩子的潜能、兴趣出发,坚定地走下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精准地把孩子推上“优质”赛道。
树妈说:
上次跟大家分享完海淀教育现状之后,就说要整理一份比较详细的“什么年龄该考什么证书”的文给大家。今天这篇文章,就来交作业了。不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个性,大家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规划,才是对孩子最有益的。另外文章之后,还有个事情要跟大家再说一下,咱们开通视频号啦。好多妈妈提过没时间看文章,后续我会在这里,用短视频的形式,跟大家分享我的有趣日常、心得、经验……大家扫描下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yx/1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