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5-17 10:31:08   点击数:

他三次拯救共和,人们却说他是刽子手,只因

发布时间:2023-5-17 10:31:08   点击数:

自从辛亥一把火把清王朝送进了乱葬岗,中华这片土地上便连表面上的平和也维系不住了,各方进步革命势力,诸多保守一方军阀,互相转化,相互影响,在那几十年间,这片土地上出了多少英雄豪杰,亦或是窃国大盗,台面上的人像走马灯式的来了又走。动乱,挣扎,希望,梦魇在那个年代交织,站在现在的角度去看,多少人被披上了样板化的面纱,但是透过历史的阻隔回到当时去看那些鲜活的面孔,或许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民国绕不开北洋新军,北洋绕不开袁世凯和他死后的直皖奉,自然,皖系的精神领袖段祺瑞是这个年代绕不过去的人物。客观上来说,他的确三次挽救了嫁接到中国水土不服的共和体制,虽然动机尚待商榷,他一生曾经四次问鼎内阁,四次执掌陆军,还曾经出任过国家元首,但就是这样的存在,他三次拯救了共和,人们却说他是刽子手,只因为鲁迅一篇文章?

其实段祺瑞并非是个土包子出身的军阀,他出身武备学堂,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而且曾经在德国喝过几年的洋墨水,应该说是个知晓西方的知识分子。这样的人自然被袁世凯纳入帐下,段祺瑞凭借他自己的学识和才干在北洋新军中崭露头角,渐渐成为袁大头下属中的头号心腹,他也藉此青云直上。

但是他与袁世凯的亲密互动在袁氏欲称帝时戛然而止,此节也让他得以延续政治生命。而在这之前,他就已经“造”过共和了,在清王朝的最后一年,朝廷起用袁氏南下抵抗辛亥后的起义军,而袁世凯两面三刀,分别于双方谈判,而正是段祺瑞这个心腹率众将领“兵”谏,直接导致隆裕下决心退位,此为一造共和。而在数年后袁氏欲称帝的当口,手握重权,在北洋中有重要影响力的他劝阻再三无果后选择了沉默和远离,并在袁死后推举黎元洪执掌朝柄,压抑南方各势力,恢复到之前的态势,此为二造共和。至于第三次,就真的是“挽救”共和制度了——辫子军首领张勋趁府院之争时率兵进京拥清帝复辟,正中了段祺瑞的下怀,段祺瑞正好率兵平叛,一方面挽救共和,另一方用体面的方法解决了府院之争的尴尬。

作为一个旧时期的军人,段祺瑞该做的应该说足够了,但是由于一件事,让他背上了永久的黑锅。这件事就是在他打败张勋,赶走黎元洪之后发生在北京的三一八惨案。由于鲁迅的一篇文章,段祺瑞便被全国人民得知是枪杀游行群众的刽子手,并且这个形象延续至今。虽然说其它后认所说“段长跪不起”的言论也未尝可信,但是已经证实的一点是段祺瑞当时并未在执政府,自然没有可能下令,并且此时的北洋新军北洋新军已不是过去的北洋新军,段祺瑞在北洋之中已然是一个被架起来的花架子。

这件事之后不久段祺瑞就被冯玉祥赶下台,但是曾经手握重权的他最终经受住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至死都没有踏过那条红线,也算得上是保了晚节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mt/16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