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4-19 11:05:55   点击数:

这个女人凭什么独得朱元璋恩宠

发布时间:2023-4-19 11:05:55   点击数:

为什么朱元璋后宫佳丽三千,却偏偏只宠爱马皇后一人,甚至到她因病去世后,朱元璋都没有再立皇后。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糟糠之妻,从起义之初就一直跟着他,可以说是与朱元璋患难与共的人。虽然马皇后没有女先生的文采,也没有美若天仙的颜值,但是她却因为贤良淑德的品质,被世人所铭记。

马皇后祖上曾是归德府宿州富豪。父亲马公家住新丰里,由于乐善好施,所以家业日渐贫困。母亲郑媪,在年生下马氏不久就去世了。马公没有儿子,视马氏为掌上明珠。她自幼聪明,能诗会画,尤善史书,性格也颇倔强。马公因为杀人避仇,逃亡他乡,临行时将爱女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郑媪早卒,其后马公也客死外地,郭子兴越发可怜此女孤苦,收为养女。郭子兴教她文化知识,夫人张氏则手把手教她针织刺绣。马氏聪明无比,凡事一经指导,马上知晓。模样端庄,神情秀越,还有一种温婉的态度,无论何等急事,总举止从容,并没有疾言厉色,所以郭子兴夫妇很是钟爱,一直想给她找一个好夫婿,终身有托,不辜负马公遗言。

很快,命运让她和朱元璋相交在了一起,在郭子兴举兵起义的第一年,25岁的朱元璋就孤身一人前来投奔,朱元璋这个人很有想法与见解,成功进入红巾军后,他通过观察发现郭子兴对他的养女非常亲近。这个时候,他的目的就开始不单纯了,为了让自己在军中快速稳定下来,朱元璋时不时地给马皇后买一些小礼物,让她在郭子兴面前替他多说说好话。此时,朱元璋虽然一身邋遢,长相一般,但是马皇后却没有表现出一丝嫌弃,朱元璋不负马皇后期许,很快崭露头角。郭子兴看上了这个才干出众的年轻人,这时候,郭子兴的目的也开始不单纯了,为了能让朱元璋忠心地留在军中效力,他忍痛将25岁的马皇后许配给了朱元璋。你别说,这个还有点政治联姻的味道在里面。终于,在失去双亲的多年后,朱元璋再一次在马皇后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一个男人要是有了家庭,那他的干劲和上进心绝对不是吹的,所以,朱元璋很快就在郭子兴军中大有作为,但厄运很快就向这对夫妻伸了手,由于朱元璋的才干日益出众,郭子兴感受到了地位的威胁,他开始四处刁难、排挤朱元璋,想方设法的想要把他赶走,聪慧的马皇后看出了这些端倪,丈夫和养父之间到底应该怎么选择,这是一个难题,就好比现在的老婆和妈妈掉水里老公应该先救谁一个道理。马皇后思量之后,决定两边都不得罪,既然养父只是怀疑,那就打消怀疑不就可以了,于是,她将家里所有的金银财宝拿出来,献给了郭子兴的妻子张氏,并让张氏给郭子兴吹枕头风,让他不要在刁难老朱了,老朱也不容易。正因为如此,郭子兴的疑虑渐渐打消,朱元璋再次得到了郭子兴的信任和提拔。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郭子兴死后,郭子兴的儿子们又开始看不惯朱元璋,他们直接将朱元璋幽禁在密室中,不让任何人送饭,企图饿死他,关键时刻,马皇后打听到了消息,她偷懒一块热乎乎的烙饼藏在怀里,冒着生命危险送到了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吃到了热乎乎的烙饼,但马皇后自己却被烙饼烫伤了胸口。肯定会有人有疑问,这也只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只能说明他们夫妻两个感情好,怎么能说明马皇后就是那母仪天下的模范呢?

接下来,咱们就来侃侃马皇后的丰功伟绩,首先,在朱元璋逐鹿中原的时候,军中的公文书信都由马皇后负责,没有点文化与能力,肯定是不能胜任这个角色的,到了后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数月未归,马皇后更是亲自率领众将士的妻妾,在烛光下夜夜为将士们缝制军衣军鞋。不仅如此,战争结束后,马皇后还将家里的金帛衣服等拿出来,分发给将士们,以表犒赏,笼络人心。如果说她只在乎丈夫是死是活,只看见家里一次没了多少钱,那朱元璋就别想着打天下了,每天就忙着吵架就够够的了。男主外女主内,在马皇后这个贤内助的默默付出下,朱元璋最终得以顺利登上大宝,说她是朱元璋成功背后的女人一点不过分?又所谓家有良妻,如国有良相,朱元璋也懂得这个道理,也不是那负心汉子,朱元璋没有忘记马皇后的所作所为。登基之后,他将马皇后立为皇后并昭告天下。想当年唐朝时长孙皇后为了调和君臣矛盾,常常在李世民和诸位大臣之间周,而我的马皇后与我一同是农民出身,她为我做的那些事,足以媲美长孙皇后,我以后绝对不会忘记她,君无戏言。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马皇后也的确配得上这个评价。要是很多人被皇上这么看重,那绝对膨胀到了天上,但马皇后再次展现了过人的一面,她私底下告诉朱元璋,我听说,夫妇互相保全很容易,但是君臣之间互相保全就太难了,你说的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陛下不忘我,我也不会忘了陛下,但我更希望,陛下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日子,尤其是不要忘记百姓和群臣,做一个与尧舜相当的皇帝。这又是表了自己的诚心,更是眼光长远地劝诫了朱元璋不要膨胀,而且还照顾了他的面子。考虑得如此周到,朱元璋想抛弃她,怕是都舍不得吧。马秀英非常爱惜人才。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回来,马皇后问他太学有多少学生,朱元璋答有数千人。马皇后说:"数千太学生,可谓人才济济。可是太学生虽有生活补贴,他们的妻子儿女靠什么生活呢?"针对这种情况,马皇后征得朱元璋同意,征集了一笔钱粮,设置了20多个红仓,专门储粮供养太学生的妻子儿女,生徒颂德不已。

在马皇后做的事情之中,最令人佩服的还是拒绝封赏一事。朱元璋开国之后要大封天下,想封赏马皇后的弟弟和亲戚,这是天大的好事,很多人挤破了头都没有这个命,但是马皇后听说后直接拒绝了。她告诉朱元璋国家官爵应该给那些有本事的人,我的家属们未必有可用之才,而且我了解到,以前的外戚之家,经常因为背靠皇帝,骄奢淫逸,不守法度,最终祸乱百姓和朝廷,我们哪,还是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吧。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晚年时候朱元璋脾气特别暴躁,一激愤就想杀人,马皇后看不惯,多次劝诫他,你是皇帝,不是刽子手,治天下不以杀人为本,颠者扶之危者救之,以收拾人心,人心所归,这才是大明存在的意义。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马皇后救宋濂。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最重要的是还是太子朱标的老师,但是因为孙子犯了错,受到死罪株连。而马皇后听说之后,与朱元璋吃饭之时,只吃了点素菜。朱元璋十分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呀?马皇后告诉朱元璋,宋老师不是要被你杀掉嘛,我今天这顿饭,就是为宋老师斋戒,希望以此让他在上路之后过得好些,不只今天,往后这一个月,都是如此。朱元璋听后很是无语,最后给宋濂减刑,让其流放。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重,她自知已病入膏肓,并没有接受太医的治疗。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殡天,朱元璋这位冷酷的帝王在皇宫放声大哭,马皇后的死让他感受到了极度痛苦,他失去了挚爱,也失去了贤内助,他执剑守在尸体旁,不准任何人靠近,其养子沐英在云南得知消息,朝北而拜,悲伤过度甚至咳血,宫中的所有人都感叹,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扶我育我,怀德难忘。同年农历九月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年(永乐元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年(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谥号: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如果说朱元璋是一把刀的话,那么马皇后就是这把刀的刀鞘,她在中间起到了一个调节的作用,会时刻抑制朱元璋的情绪,让他知道即使再动怒也要有分寸,正是因为有马皇后在其身旁劝阻,才让许多人得以减轻惩罚,这也让他深受群臣和百姓的爱戴。马皇后死后,这世上就没有朱重八,只有朱元璋了。这是现在世人对马皇后的评价,可想而知,马皇后在老朱心里的分量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mt/16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