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4-4 10:35:31   点击数:

为啥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住手只因律法

发布时间:2023-4-4 10:35:31   点击数:

为啥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住手?只因律法明文规定!

文/历史论今

在古代,如果触犯了死刑的话,普通死刑犯所执行的死刑方法一般是斩首示众,虽然有点血腥残忍,但是在古代却起到了很好的杀鸡儆猴的震慑效果。相信大家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多多少少会看到法场劫人的场景:犯人背上插着写了姓名、因何事问斩的木板,他的身旁站着一个凶神恶煞的拿着大刀的刽子手,四周全都是来围观斩首的群众。坐在正中的县令扔下一个斩立决的牌子,刽子手就高高举起手中的大刀,一刀砍下去。正当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法场外都会有一声大喝“刀下留人”,刽子手就会停手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律法中有这么一句明文规定,虽然只有短短十三个字,但是让刽子手不敢下刀。

在古代,死刑案件会有一个相应的死刑复核程序。也就是判处死刑所在地的县令要将案件整理送往京城,然后刑部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行刑。设置这个程序的目的是尽量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但实际上往往不能通过案件阅读将被冤判的案件审核出来。因此在宋朝,除了死刑复核之外,还有一个十分体贴的规定,就是死刑犯还有机会翻盘,若是有证据的话,他们可以第二次上诉申冤。

大家对宋朝有积贫积弱的刻板印象,但宋朝实际上非常的富庶。宋朝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进步,整个朝代欣欣向荣。否则环伺宋朝的各个少数民族也不会屡次侵犯宋朝,但只要宋朝割地赔偿岁币求和就马上作罢了,这都是因为看上了宋朝这个钱袋子。虽然宋朝的军事力量比较弱,但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出现了许多人才,大名鼎鼎的包青天正是出自这个朝代。

“刀下留人”的传统也正是出自宋朝。根据相关史书的记载,宋朝的刑律中有这么一条十分人性化的规定,共十三个字。这条规定的大概意思就是在问斩死刑犯的时候,如果有人为他喊冤的话,刽子手就要停手。然后再次将这个死刑案件重新审查一遍,最后还要将结果禀报皇上。大喊刀下留人,刽子手听之停手的传统就出自这句话共十三个字。程序十分的严格公正,很好的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冤案的发生率。这大概也是宋朝清官辈出的原因所在吧。

宋朝的律法较具人性化,之后的朝代也在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上逐步的完善律法,使得刑法更加的公正合理。在之后的朝代中,犯人甚至可以当场提出不服要求上诉,县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另择时间开庭再审。因此,刽子手只要听到有人喊冤或者是“刀下留人”都要停手,毕竟这可是写在律法中的响当当的十三个字,若是违背法律不从的话,后果可是很严重的,所以就算是换了你当刽子手也是莫敢不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mt/16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