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一直都在怀疑这句的正确性,作为经典的四大名著,为什么会有“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这种言论?原因这句话是文学家“金圣叹”说的。
西游记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几乎所有的回答均是:西游记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总是想要自由,而且打斗较多,作为年轻人应该戒斗;而三国讲述的是能人志士斗智斗勇的故事,上了年纪不应该读这种权谋作品,否则会变得老谋深算。
三国演义那么这个解释正确与否呢?不妨先了解一下说这句话的金圣叹这个人。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文学批判家,他很有文采,但是其人个性很古怪,潇洒不羁、游戏人间。看不起科举考试,不愿屈身于做官,金圣叹参加科举考试就是去玩,根本不规矩作答,比如一次考试题目是根据典故“公孙丑用齐国的卿相引诱孟子,问孟子是否心动”,以“心动”为中心写一篇文章,结果金圣叹是下图这样写的:
金圣叹参加科举文章39个动字他的文章标题就是“黄金万两,有美一人,问夫子动心否”,然后写了39个“动”字。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当年孟子的回答是“我四十岁了(不惑之年),所以不会心动”,金圣叹就用39个动字来表达“会一直心动到39岁”。
是不是发现了金圣叹完全就是在胡闹,别人想要考个状元求之不得,而他却戏弄科考,是不是很好笑。
金圣叹在他将要被处斩时还仍然不失幽默一下,他叫叫来狱卒,说要传授秘技,狱卒带好纸笔就去见他,结果金圣叹指着狱饭说:把花生和豆干一起放在嘴里嚼,就是核桃的味道!说完高呼“此生无憾矣”!就连行刑时也不失幽默一下:刽子手砍下他的脑袋,耳朵里滚出2个纸团,分别写着“好”和“疼”。
豆干和花生一起嚼就是核桃金圣叹还重写了《水浒传》,原因是他觉得原著回中后50回,对宋江投靠朝廷非常不满意,所以删减至70回。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珍藏版)京东旗舰店¥.4购买已下架金圣叹本身思想比较开放,做什么都不按规矩出牌,比较自我,他会说年轻人不适合读西游上了年纪不建议读三国?这显然和他的个性不想匹配。“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年少就要读西游,年长就应读三国,所以我们完全把他说的意思理解反了。
金圣叹画像只有真正地读懂西游和三国时才能理解金圣叹的这句“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因为《三国演义》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阅历和社会经验,一般人真的读不懂,比如三国中提到的官职,州郡,年号,地理位置,人物描述,各种谋略等,一个不经世事的人怎么可能理解得了?对于一个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不应该单纯无比,要学着老练起来,所以老不看三国原本意思是必看。
古人云:人不英雄枉少年,像金圣叹这样天生就玩世不恭的人,怎么可能会说少不看西游,或许他愿话是“少必看西游”被人篡改了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jj/1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