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2-8 15:19:19   点击数:

抗战中日军的防御水平如何比进攻的时候难缠

发布时间:2023-2-8 15:19:19   点击数:

都知道抗战中日军喜欢冲锋,在日军军官的眼中“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无论兵力的多寡,争强好斗的日军都会高喊“板载”向前突击。

那么崇尚进攻的日军,又是怎么防守的呢?

在现在的很多抗战剧中,很少会提及到日军的防守,或者说的神剧编剧的眼中,日军不就是应该挨打的吗?怎么可能会有防守呢。不过在很多良心的抗战剧中,确实对日军的防守进行了正面的评价——很强,但很残忍。

进行冲锋进攻的日军

在以关家垴战役为背景的《亮剑》围歼山崎大队的桥段中,就有我军数个团围攻山崎大队,缺依然没能吃下这小股部队,最后只能依靠土工作业,通过的白刃战才消灭这股敌人(真正历史上,这股部队依然有少数人逃脱我军的包围圈)。

如果说《亮剑》中对于日军的防御还能通过我军的智慧突破的话,那么《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在怒江对岸竹内连山的防御阵地构筑的这更像是一个专门针对远征军的屠宰场:汽油桶做的通道、大树做的树堡、被挖空的山体,反斜面阵地,阵地上到处是机枪火力点和暗堡。

按照龙文章的话来说“这个阵地上的每一个设计都是用来S人的……”。

日军松山火力点,出自《我的团在松山》

在电视剧中龙文章以精锐小队占据日军指挥部——树堡,才得以消灭日军,但电视剧的原型——松山会战中,我远征军在人数50:1,有盟军飞机和大口径火炮掩护的优势情况下,依然的交出了6.2:1的伤亡比,可谓惨烈。

所以从《亮剑》和《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两部高分的电视剧来看,在抗战中日军虽然鲜有防守的时候,但他们的防守水平绝对是在国军之上的,甚至于他们在的太平洋硫磺岛和冲绳岛的作战中也给优势的美军造成不少的麻烦。

防守硫磺岛,给予美军杀伤的栗林忠道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日军在抗战中的防御作战这么强?雨田君认为主要为三点

必死则生的心态

日军的战斗素养应该算二战各个参战国中数一数二的,这个战斗素养并非日军在作战上如何理解所谓的“特种作战”或者神剧中高精尖的突击手段,日军的战斗素养在于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士兵都是知道,他们是在打仗。在这种搏命的战场上,他们更了解战争的残酷,这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沾满鲜血的刽子手。

因此在防御战中,他们往往会将自己至于死敌,例如他们会将自己的至于充满气味的汽油桶中防御甚至睡觉,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

日军塞班岛防御阵地,出自《风语者》

同时很多日军在防御作战的时候,就已经抱有必死的心态(关内战场日军通常做出防御态势都是面临绝境),而这种心态反而让他们在防御的时候,没有心理包袱,反而跟更抵抗得更加顽强,再加上日本武士传统以被俘为耻,因此这些在防御战中的日军经常战至弹尽粮绝,仍然拿着刺刀在顽抗,这种得置之S地而后生的心态,反而能改变他们状态。

比如在雪峰山的68师团,在被国军的包围的时候,已成哀兵姿态的他们烧毁联队旗,在绝境中居然能从国军2个军的进攻中守住阵地,并在外围日军的接应下,逃离了包围圈。

日军防御阵地,出自《风语者》

独特的防御战理念

在古代兵法中守城的一方,高明的将领都会依城而战,并非消极地在城墙上防守,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御态势,而追求“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日军,在防御中也会积极展开反冲锋。

比如《亮剑》中的山崎大队就针对的程瞎子的主力团进行反击,给予我军一定杀伤。在日军军校的教案中,他们开篇就阐明——进攻和防御的关系,日军高层们认为日本国小资源匮乏,因此作战理念要求速胜,而一旦进入防御状态就会拖延战事进展,故而要求部队即使是进入防御态势也要积极主动的进攻,才能打破进攻方的布局,以换取破局。

而这种防御中积极主动进攻确实也让日军在关内战场逞凶,比如在台儿庄战役中担任殿后的日军反而发起局部反攻,掩护在台儿庄濑谷支队残部后撤。

《亮剑》中在防御中进行反冲锋的日军

日军这种积极防御之所以能屡屡奏效的,其原因主要为两个。

一方面,他们会将主攻点,选择关内战场碰到杂牌军,或者战斗意志不强的国军,这些包围的军队战斗力不强,一触即溃,冲击这样的对手不仅能提升主动防御的气势,甚至于包围圈缺口都有可能被打开。另一方面则是日军虽然在作战中被围,但基本上都是处于已方空中优势的范围内,他们可能会得到空中支援,日军作战很少有孤军深入,或者几百里长途奔袭,因此周边都有援军支援。

正如《亮剑》中山崎大队长说的那样,他们不是被包围,而是“中心开花战术”……

日军在被围困之后,仍然信心满满

卑鄙的毒气战术

在抗战中关内的日军被围困,除了武士精神之外,他们能从容组织反击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依据,那就是仗着武器装备的优势。

因为国力原因,日军一个大队的齐射火力可以赶上的国军杂牌军的一个师,虽然人数差了的6-10倍,但是没有武器装备差的士兵再多也是白给,再加上在重武器和火炮上的差距(抗战后期杂牌的国军一个师都凑不出10门迫击炮),让日军可以有肆无忌惮的打反击,可组织防御阵地。

《太行山上》,日军一个联队火力火很强

当然日军的优势还不仅仅是在常规武器上,日军的化学武器也是他们在防御战中的一大利器,而当时的国军对于化学武器的防护普遍不足,精锐的部队还有防毒面具,至于其他的杂牌军也只能拿着湿布遮脸,所以即使是兵力劣势被包围,但是日军可以通过以芥子气、催泪弹、腐烂性毒剂等化学武器对进攻队伍进行杀伤,比如在百团大战中,东团堡和榆社城的日军就是靠着毒气打退我军进攻,等来援军。

正在长沙进行毒气作战的日军部队

雨田君说

纵观在抗战中日军在防御作战中的“疯狂程度”,在防御作战时候的他们更让我军和国军头疼,他们在作战中歇斯底里,这种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防御方式,与野兽无异,这种防守也让他们在关内和缅甸战场多次上演“突出重围”的戏码。不过同样的战术他们在太平洋上却被盟军的绝对实力进行制裁。

比如他们在被围时候夜晚发动“板载进攻”在关内屡次得手,但在瓜岛反击战中,丛林身处想要突围的日军却被美军的火炮和机枪网,打的抬不起头。在地堡里面负隅顽抗的日军,迎来的却是火焰喷射器。

总的来说,日军这种强势的“防御”也就是欺负当时处于农业国的我们,凭借着武器和训练的来“欺负人”,到了太平洋上却被比他们更强势的西方盟国碾压……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jj/16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