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新民演艺↑免费订阅
初冬的一个下午,噩耗突然传来。
曾出演了《李双双》《今天我休息》等多部电影作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仲星火,因直肠癌扩散,于12月25日上午11:52医院辞世,享年90岁。
“我死了就了了,不要花国家的钱,别开追悼会,别办遗体告别仪式,悄悄烧了就行了。临了给新民晚报打个电话,在报纸上登个豆腐块,说一句我仲某人走了,让大家都知道,我去天堂找老朋友相会去了。”——这是仲星火最后的遗言。
最后:走得很突然仲星火走得突然。
著名电影导演、曾与仲星火有过10多部影片合作的江平透露,今年3月,仲老被查出直肠癌,4月做了手术。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对着前去探望的江平,仲老当着家里人的面,乐呵呵地说:“我没事,只是直肠息肉。”直到最后病重时,他才悄悄告诉江平,自己其实早就知道患了癌。“家里人瞒着我,我也就当做不知道,这样才能让他们心里踏实点。”
仲星火和江平
九九重阳节,家人团聚,仲老身子日趋健朗,吃着梅菜扣肉,乐乐呵呵。孰料1个月之后,便再次入院。癌细胞扩散了,但老人脑子很清醒,他生前曾多次嘱咐家人,自己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不做遗体告别仪式,也别设灵堂,“为国家省点丧葬费”。如果之后病重昏迷,医院,回家去——因为自己是上影的老员工,医药费全额报销。“上影不容易,我们不能总花公家的钱。”
但是,死后的豆腐饭得办好,“亲戚朋友来了,要吃得好点,不要亏待别人。”
昨日(年12月25日)中午11点52分,医院,仲老停止了呼吸。《今天我休息》里憨厚耿直的好民警“老马”、亲友同事心目中的大好人仲星火,真的“休息”了。
拍戏:龙套也认真仲老生前的最后一部戏,是在吴天戈导演的电视剧《毛泽东在上海》里,客串毛泽东故居的门房间老伯。去年冬天,天气特别冷,老爷子套着大棉袄坐在车墩影视基地里,一遍一遍地背台词。临到拍了,一字不差。
仲老生前的最后一部戏——《毛泽东在上海》,客串毛泽东故居的门房间老伯
其实仲老最怕冷,因为他有哮喘病。上世纪70年代,仲星火参加一部话剧的演出,也是一个大冬天。按照剧情需要,他得穿着单薄的衣服上场,扯着大嗓门喊叫。因为场地条件差,第二天他就得了支气管炎,后来演变成哮喘,一到变天就会犯病。所以,他每次拍戏都得裹得严严实实,不能闻烟味儿,不能受凉。
尽管如此,仲老依然对每一个角色都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他总挂在嘴边的,是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里的一句台词: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
年《今天我离休》拍摄现场
18年前,年过古稀的仲老拍摄电视剧《今天我离休》,再演60岁的马天民。在片场,他骑自行车绊到砖头,躺在地上半天没有缓过劲来,腿上磨破一大片,血迹斑斑。大家都吓坏了,他却在休息了几分钟后把裤腿一放,说:“没伤到骨头,接着拍吧!”
电视剧《九九腊月红》在西安拍摄时,仲老已经76岁了。他每天早上5:30起床,6:30拍戏,有时直拍到下午3点才吃午饭,晚上也得工作到11、12点,一天十几个小时连轴转。据摄影师胡成弟回忆,当时的仲星火穿着咖啡色短大衣,搭一条烟灰色围巾,步履稳健,显得很精神。为了剧情,老爷子暂时扔掉了阿拉上海话,与硬生生落地开花的秦腔较上了劲。兴平的辣子、岐山的面、没麻达(陕西方言,没问题的意思)都得会说。导演指导一遍,他试两遍,第三遍说出来就可以以假乱真了。
角色:天民与喜旺
年轻时,仲星火的理想是当个作家,连大学报的都是文学系。记者曾到耄耋之年的仲老家中采访,家中书柜摆放得满满当当,收拾得井井有条。窗前是一张练习书法的书桌,文房四宝俱全。后来参加了革命,进入部队文工团,解放后再加入上影厂演员剧团,一演就是一辈子。
在他扮演的这么多角色里,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马天民”。生活中的仲老和马天民颇有几分相似,关心他人,善解人意,谦虚低调,和蔼可亲。导演江海洋说,圈子里的事情,不论大小,他有叫必到。
年拍摄《今天我休息》,饰演马天民
年10月10日,仲星火来到《今天我休息》剧组报到,当时的他还不知道,这部戏将成为自己人生的一个里程碑。那时上影厂地方小,几个主要演员就到导演鲁韧家,油印、刻蜡纸,一步步搞分镜头剧本。厂里要求年底就要拿出成品,他们便没日没夜,扛着摄像机到处跑。“我们当时就是用马天民的精神鼓励自己,白天拍摄,晚上配音。”仲老生前接受采访时说,“那是36岁的我第一次当主演,虽然累得流鼻血,但是心里很高兴。”
片中有一场马天民水中救小猪的戏。据知情人回忆说,拍戏时已是12月份,又赶上刮北风,气温接近零度。摄制组在苏州河畔,利用中午涨潮的时间拍夏天的戏。天气寒冷,仲星火却咬着牙跳进了冰冷的河里。匆匆拍完几个镜头后,摄制组回到室内有“温水”的游泳池里继续拍摄。下水之前,仲星火特地在身上涂了一层厚厚的凡士林防冷。在后期制作时,导演鲁韧把内景与外景巧妙地剪接组合在了一起。
仲老为自己的表演总结出八个字:兢兢业业,顺其自然。他比较倾向于生活化的表演风格,不喜欢装模作样。他扮演的另一个脍炙人口的角色,就是“李双双”的丈夫孙喜旺。
在电影《李双双》中,仲星火与张瑞芳饰演一对夫妻
记得张瑞芳过世时去采访仲星火,他回忆起当年拍摄《李双双》期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摄制组的生活非常艰难,演员们每天的食物是南瓜、麦面条、盐拌茄子和豆角。仲星火和大家一起挤在当地的蚕桑小学里住。夏天的晚上,跳蚤很多,“我们却不能喷敌敌畏,因为怕杀毒水把蚕宝宝毒死。”夜深人静的时候,仲星火暴露在外的小腿上,密密麻麻地叮满了跳蚤,他甚至能听到跳蚤在蚊帐里不停跳动的声音。拍摄结束时,仲星火百感交集,即兴作了一首打油诗:“南瓜茄子八十天,而今告别太行山,太行山上云缭绕,不知何日再相见。”
遗憾:难舍众亲情
仲老为人开朗豁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可很少有人知道,他因为第二次婚姻被3个亲生女儿误解至今,双方已数十年没有来往了。有记者的问题涉及此事的时候,他总会用“现在很幸福,不想谈过去”的话来推唐一番,但内心的不平静显而易见。
仲老并不忌讳谈到自己的第一位夫人。刚解放的时候,他全心扑在电影事业上,经常和妻子分居两地,可妻子从来没有埋怨过,每次写信总让他注意身体。
文革期间,仲星火被下放到奉贤农场去劳动,红卫兵多次上门抄家,逼着妻子和他断绝关系,但是她始终没有动摇。文革结束后的第3年,妻子突发脑溢血去世。那段时间,仲星火瘦了十几斤。
就在特别无助、彷徨的时候,他遇到了如今的妻子祝芸仪。那时的祝芸仪是名护士,两人年龄相仿,很聊得来。熟料,再婚的两人遭受到儿女的误解,没有蜜月、没有摆酒、没地方住,4年搬了8次家。
仲老生前不太愿意多谈当时的经历,只有一次,他淡淡地说:“那段日子真是很特别,我觉得人就应该有一些艰苦的回忆,老了才觉得充实。”
仲星火与妻子祝芸仪
和祝芸仪结婚之后,仲星火几乎每去一个剧组都带着她。他经常告诉别人,自己这么多年还能不断拍戏,多亏了身边有位护士出身的妻子。亲友同事们经常能看到,祝芸仪在片场背着一个大包,等仲老下了戏,顺势就递上开水、饼干、毛巾和药片,细心周到。
仲老晚年时光,夫妇两人形影不离。祝芸仪常像妈妈叮嘱孩子似的,按时按点提醒丈夫有规律地生活。为了她,仲星火戒了烟酒,他也会常常开玩笑:“祝芸仪是托儿所阿姨、是后勤部部长、还是健康委员会会长。”
(转自新民晚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jj/1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