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0 14:14:27   点击数:

这所以ldquo打好人生第一底色r

发布时间:2021-11-10 14:14:27   点击数: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劳动教育到底可以发挥什么样的育人功能?开展劳动教育对中小学生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劳动育人”如何在新时代彰显新的价值?如何让劳动教育更加契合“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需求?建校于年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立新小学”)自年开始探索开展劳动教育,从校园里的种植养殖、校办工厂里的勤工俭学,到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完善的实践体验育人,60年间,历代立新人始终在传承与发展的路上镌刻着劳动教育与时代的回响。我们初心不改,不仅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如一的坚定贯彻,也是对劳动教育巨大育人功能和劳动对人的一生的决定性影响的实践回应。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获得,是对立新小学近十年“新劳动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的肯定和褒奖,更是给了我们坚持60年的劳动教育一个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新起点。

一、承前启后:从以“劳动”为重点到以“教育”为目的

依托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工作方针,年秋,立新小学师生利用校园周边的田地,自力更生,靠手提肩扛建起了一个小农园、一个果树园和一个红领巾饲养场,形成了劳动基地的雏形。学生们在田地里精耕细作,在饲养场里养猪养鸡养兔,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自此开始了漫长的跋涉。在今天的校园中,师生们当年种植的杏树仍郁郁葱葱,当年的红领巾饲养场仍有迹可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以“下场劳动”“学工学农”为主要形式,学生在种植养殖的劳动过程中接受热爱劳动和掌握劳动技能的教育,同时也创造了丰厚的经济价值。

在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护场坚持劳动和短暂的恢复期之后,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迅速做出调整,学校将劳动基地由“一场两园”扩大为“一场六园”(在原有果树园和小农园的基础上,又建成了百花园、蔬菜园、瓜园、葡萄园),并明确提出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四个体味:体味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体味劳动创造财富的艰辛;体味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体味在劳动中运用知识和创新的乐趣。由此开启了劳动教育从以“劳动”为重点到以“教育”为目的的转变,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来自团中央和国家教委等各部委的荣誉纷至沓来,芬兰、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教育考察团纷纷到校参观,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立新小学开展的劳动教育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在内容上,明确了“一懂”“十会”“三知道”的劳动教育任务。所谓“一懂”,即懂得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一切,劳动对自己成长有重要意义。所谓“十会”,即会生活自理,会使用劳动工具,会将书本知识用于劳动实践,会观察饲养种植管理过程,会校内规定劳动项目的实践操作,会讲校内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常识,会独立写劳动总结,会使用家用电器,会做简单的家务,会购买一种物品。所谓“三知道”,即知道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史,知道学校劳动教育基地的动植物常识,知道只有参加劳动实践才能学会劳动。

其次,在实施方式上,开始探索课堂学习指导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式教育方式。课堂学习指导即每周开设一节“乡土劳动”课,编入课表;劳动实践即一、二年级学生以基地观察为主,三、四年级学生每学期到百花园和饲养场劳动一周,五、六年级学生每学期到“一场六园”中劳动两周。这种集中实践课程要求做到“三结合”,即生产劳动和思想教育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和劳动实践结合,教师和工人师傅双向指导结合。此外,学校每学期持续开展建校公益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都在劳动教育计划中做具体安排;“一日夏令营”“红领巾实践周”等极具时代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则引领劳动教育以崭新的面貌进入大发展阶段。

“劳动可以帮助孩子识别真善美,追求真善美……大自然为他们打开了一本活生生的《十万个为什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更加专心,更加刻苦,而且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劳动中显得更加飞扬、更加活跃。”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打好人生第一底色”为题报道了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办学经验。从此,“打好人生底色”就成了立新小学的办学目标,并早已凝结成为立新人共同的教育理想。

二、“新劳动教育”的提出:面向学生的全部生活

“新劳动教育”是立新小学在百年历史孕育的文化精髓与60年劳动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是以大课程观为统领,以构建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育人理念与课程实践为目标的应用性研究。

1.重新认识“新劳动教育”的内涵:重在培养劳动素养

年,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进入课程化、体系化研究阶段。劳动教育的目标从劳动创造价值、训练技能、培养品德,转向对人的生命成长和未来生活需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bln/14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