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6 11:39:20   点击数:

用了两年时间,给孩子进行了幼小衔接,没输

发布时间:2021-10-6 11:39:20   点击数:

大家好,今天依然是幼小衔接的话题,今天出场的这位妈妈,她的故事有点长——

孙女士孩子一年级

幼小衔接:“两年”

幼儿园:公立小学:河西区重小

我们孩子身体不好,所以一直在公立幼儿园。图的是公立幼儿园的饭好,干净。

因为打定主意一直在公立上,不会去上那种全日制的机构了,所以关于幼小衔接的内容,我们家开始的也比较早。我咨询了很多孩子上学的妈妈,给孩子规划了几个方向。

分步衔接一口吃不成胖子

第一步,识字。这个关系着整体学习能力,我把它排在第一位。直到现在,我也觉得识字量比较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开始我试着自己在家教她识字,效果不是很好。孩子一会玩玩这,一会弄弄那,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我们试着给她报了人生中第一个“课外班”:一个专门的识字课程。

孩子在课上表现得很好,我们就发现她是那种“上课型”孩子。这也给我们后面继续报班奠定了信心吧。

一年的识字班上下来,孩子认识多个高频汉字。当时的识字量已经可以应对她日常的阅读了。

通过这些高频字词开始的自主阅读,遇到不会的来问我,自己也能想出一些老师教过的办法记住。现在我们一年级,平时看报纸没什么问题。有的时候感觉比读得比她爸顺溜多了。

第二步,是数学。现在小学生的数学,跟我们以前学的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另外一门学科。我们以前一年级就是个位数加减法吧,现在直接上逻辑题、立体图形了。我上学时候数学就不行,所以这块也不打算自己教,直接课外班走起。

我们大班上的是1年级的数学课,1年级的时候上的是2年级的课程。这样第一个是学过的东西,课堂上老师通过学校的手段再复习加强,孩子掌握的很牢固。第二个是因为孩子对数学有一些比较浅近的前瞻吧,有的时候回过头来看以前的题目,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步,是英语。英语我们也是给上了一个课外班。因为英语平时有很多机会学嘛,我们自己也教一点。所以英语报班晚,但是平时也接触了很多。

最后一步,就是在大班的时候学了一下拼音。拼音是工具型的,机械记忆就行。上学前的准备差不多就是这些了。

主要还是一段时间,就主攻一个方向。这样一个是不会占孩子太多时间,孩子没有抵触心理。而且就学一项,精力充沛效果好,孩子自己的自信心也上来了。

有准备不代表一定赢

我们自认为提前准备也挺充分的了。一年级过后,我们孩子在学校是个什么水平呢?我们这个班,是所谓的重点班,孩子前十名能保证,再往前就得看最近我用了多大的劲儿催她。

我们班的学霸什么样呢?输出稳定,常年第一。我没问学霸家长使了多大劲儿,人家也不能告诉你。但是学霸的学习习惯确实比我们这些孩子好很多。就人家那一手字,就下过功夫,比我写的好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学习习惯,孩子跟孩子还是不一样。我小时候不需要家长催,自己就认真学习了。我们孩子在家就各种懒驴上磨。要不盯着,半小时才写一道题。所谓的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说的就是我们家。

疫情期间我跟我老公都去值班,没人管她。开学一考试,成绩直线下滑。老师也说,家长一放松,孩子就坐滑梯。这是大实话。

不过我们孩子的优点在于,在课堂上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学习效果也不错。而且比较有自尊心。疫情过后学习成绩下降,她自己也觉得不行,脸上不好看。

她最近一直跟她们班那个学霸较劲。自己也想练字了,成绩上自己也想努力了。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总不能一直靠我催吧。自己找到一个目标,有内在动力,家长再给使使劲儿,就顺了。

QA你感觉上学后最大难点是什么?

现在孩子学习的东西跟咱们小时候学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了,我举个例子:问小李杜是谁,可能大多数人都说得出来名字,但是如果问你“晚唐落日余晖”说的是谁呢?

数学上也是,咱们一年级学的可能是个位数加减法,现在我们一年级就有应用题了,还有我觉得是立体几何。识字量不够,然后还没有立体思维,真的很难。

有些家长觉得特别难。其实主要还不是知识量大,而是思维方式不同。我就觉得我闺女的数学题跟考公务员的题似的,我脑子都转不过来,数学得爸爸辅导。现在还有一些统计类型的题,其实也挺难的。

但是这些所谓的难点会不断地出现在孩子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出现加深印象,培育孩子整体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难,但是对她们以后的发展,我觉得是很好的。

QA你认为幼小衔接哪方面最重要?

语文吧。刚才也说,孩子数学不行,好多时候是语文的问题。一年级应用题老师给读题,有的时候还得有重音,孩子才能听懂。二年级不给读了,孩子怎么办呢?

感觉很多家长都重视阅读,但是怎么从阅读中抓住逻辑重点,这个还是得讲究方法。所以一年级以后,我又给她加了一个语文的网课。别让语文拖了其他科目的后腿吧。

QA你觉得幼小衔接的意义在哪里?

首先得看怎么界定幼小衔接。如果仅仅指全日制机构,我们也一天没上过。但是我们也上了一系列相关内容的课程。比如一年级的数学,大班的时候学了拼音这些。我认为这些都是幼小衔接的内容。

坦率说你不学,当然是完全可以的。拼音内容并不是网上传的所谓一个礼拜都讲完了。至少我们班,老师拼音也讲了得有半个学期吧。毕竟老师按照教学大纲来的,肯定目标是保证绝大多数孩子能学会。

但是不上,孩子会感到有点吃力是一定的,学习中等也是必然的。如果家长不纠结,就没什么。

说到底,家长想要的不一样,对自己孩子的定位也不一样。有的家长是能随大流就行,有的是要求中上,有的就是死磕前几名。所以每个家长感受肯定完全不一样。这个是看家长的需求。

小编的话:昨天的文章一发,家长们的回复也是刷屏了。评论区的家长们秉持的观点各不相同。其实孩子成长是没有所谓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论的。我们采访的家长是平凡的、普通的在育儿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家长。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经验、懊恼、焦虑才显得格外真实。幼小衔接的话题还将继续。不想错过我们的专栏,就给妈妈网加个星标吧!30万天津妈妈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bln/14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