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题目下方编辑网,专注最有分享价值的内容
从“改版”到“改造”
从“纸张”到“平台”
——河南商报产品“改·造”说明河南商报总编辑关国锋导语
这次河南商报的改版,确切地讲应该叫“改·造”。加这个分隔号,意味着原有的东西,我们要改进;没有的东西,我们要创造。这次改的不仅是纸,是从纸张到平台,是要改天换地,树中流砥柱。
1“老二”的江湖地位不稳了
河南商报之前有个宣传口号,叫“我们只是第二”。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我们“老二”这把椅子还能坐稳吗?
去年,全国都市报的广告业绩不断下跌,产生了叫“断崖”的新名词。今年4月,我参加宣传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国都市报、晚报总编辑研讨班,华西都市报、齐鲁晚报、燕赵都市报、南都等报社老总又提出一个新词——腰斩!因为全国很多报社广告业绩下滑均在50%左右,几乎被“拦腰斩断”,郑州的这几家媒体也差不多。对断崖,我们还能寄望下边有棵树接着,不至于完蛋;但要是腰斩了,那还能活吗?虽然河南商报的形势相对好点,没兄弟媒体那么惨,在郑州四家都市报里,份额还是第二,但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我们河南报业第二的江湖地位就会沦落到毫无尊严的跑堂“小二”。
怎么办?有路吗?无路可退。这次研讨班上,很多都市报老总都在发言中向主管领导呼吁,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对都市报伸出援手。参会的领导怎么回应呢?他的回答我个人理解,可以简单概括成四层意思。
一、全国都市报数量太多了,刚好借着市场力量优胜劣汰,淘汰一批;
二、都市报想向中央求救?对不起,请你们自救吧;
三、都市报咋自救?对不起,不知道,自己探索吧;
四、都市报在自救时,即使穷死,也不能丧失底线和节操。
2与其坐而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既然无路可退,不如背水一战;与其瞻前顾后,不如放手一搏。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个最好的时代。
以前,国内众多都市报在仰望南都,羡慕南都;这次研讨会上,很多都市报老总为南都惋惜:一笔笔投资失败,曾经风生水起的地方版大幅减版,老员工纷纷离职……
以前,像这样兵强马壮的都市报是航母、是重卡,我们没法超越;现在,水浅了,路窄了,航母、重卡不好使了。
以前,牛气哄哄的都市报大佬靠庞大的发行量压倒我们;现在,庞大的发行量成了他们巨大的包袱。
现在,全国的都市报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乱世出英雄,英雄出少年,我们的机会来了,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了。
3从报纸到平台的改变
今后,我们不再只是一份报纸,要从报纸向平台转移。
过去我们只是一个舆论引导平台,现在是三个平台——舆论引导平台、活动组织平台、经济单位运营平台。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河南商报,我认为,它就是“一个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服务型企业”。
“意识形态属性”怎么理解?这是媒体特有的属性,我们是党的喉舌,引导舆论,服务大局,是媒体存在的意义和使命,是存活的首要条件。
“服务型企业”怎么理解?服务性是我们的定位,企业是我们的性质。我们的发行、广告、采编都是在为广大读者服务,为用户服务。我们存活的必要条件就是打造平台、制造利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创造利润,夯实我们生存的经济基础,才能更好地谈理想、说情怀,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使命。
这其实是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搞清楚我是谁,搞清我从哪里来,才能知道我要到哪里去。
4全心全意为三大用户群服务
有句话很经典: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那么,河南商报和哪些用户在一起,才更有价值呢?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最有价值的用户是三类人:最有决策力的人、最能挣钱的人、最能花钱的人。如果将这三类人脸谱化,他们分别是:公务员、商人、女人。
既然公务员、商人、女人这三大群体是最有价值的用户,那么他们就是我们应该全心全意服务的对象。河南商报这次整体“改·造”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三大用户群进行定位和定制。
今后的商报如何定位?简单来说,就是本地化、社交化、服务化、利益化。
本地化就是立足郑州,影响河南,辐射全国;社交化就是平等互动、牵线搭桥、增粉导流;服务化就是从精神到物质、从有形到无形、从有限到无限;利益化就是利益攸关,用户至上。
今后的商报如何定制?就是紧紧围绕公务员、商人、女人这三大用户群体,按照本地化、社交化、服务化、利益化这四个定位,对每一类用户群进行VIP式的定制化服务,为他们分别打造不同的专属产品。
以往,我们都是新闻+服务,这次我们要把服务放到前面,服务+新闻;三大专属产品,以服务性为主,每一位读者都是VIP。
针对商人,有报纸的专属周刊《经济蓝皮书》和系列垂直公号“郑州批发市场”、“创业梦工场”、“投牌”等;
针对女人,有报纸的专属周刊《我们woman》和系列垂直公号“家有小宝”、“家有考生”、“女神,你好”等;
针对公务员,有报纸的专属周刊《政务白皮书》,有定位为“河南政务观察首席平台”的河南商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shry/1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