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颖通讯员崔晶报道
▼下附全文▼马村:活力新城拔地而起寒冬时节,焦作市马村区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焦作厚疆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万邦物流)的招商中心主体正加快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中城开田园综合体项目也已破土动工……一座充满生机、活力无限的新城正拔地而起。马村区有着郊区、农区、矿区“三区合一”的区情,有采煤沉陷区占全区土地面积28%的发展“痛点”。如何在现有区情上实现新突破,如何让现实的“痛点”变成发展的突破点?“思想解放是关键。通过一次次参加市委组织的专题研修学习,全区上下都掀起‘头脑风暴’。我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促进工作大提升、经济大发展。”12月13日,马村区委主要负责人说。趁着焦作市将东扩纳入新一轮城市发展大格局这一东风,马村区科学研判发展形势,认真谋划产业布局,明确了发展新型工业、商贸物流业、生态康养业、现代农业和精致城区“五大产业发展板块”,为高质量发展设定坐标、确定目标。谋定而后动。根据这一战略定位,马村区把集群招商作为招商重点,围绕打造铝精深加工及装备制造、医药制造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以焦作万方铝业、深圳健康元为龙头,带动实施转型升级项目32个,总投资41.3亿元。引凤先筑巢。马村区下大力气完成了白鹭湖康养和绿色建材产业园“两大片区”规划,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入驻搭建平台。依托正在建设的白鹭湖城市湿地公园,医院、南水北调冯营调蓄湖、九里山“山水林田湖草”等项目一起,构筑马村区生态康养业板块。依托焦煤集团投资4.5亿元的千业新材料项目和腾飞市政集团投资10.2亿元的腾飞市政装配式建筑园区项目,打造焦作东部绿色建材产业园。依托区位交通优势,谋划建设物流产业园区,目前,万邦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鸿运智慧物流园、骏通物流产业园等已开工建设。围绕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加大城区主干道的开发力度,打造焦作东扩战略先行区、生态康养宜居精品区、乘数效应项目集聚区,加快建设高品质的“焦东新城”。目标既定,使命必达。
去年以来,该区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赴北上广深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0余次;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马村区以“”工程行动为统领,谋划实施重点项目个,总投资.6亿元;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焦融合等重大战略机遇,马村区目前已谋划重点项目91个、总投资余亿元。
河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学桦通讯员张蕊徐帅帅报道▼下附全文▼马村区东城崛起正当时
自“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以来,这里便是“待客如王”的礼仪之地;自孔子问礼于斯时起,这里便是传承文明的文化圣地。厚重的历史底蕴,为“一城、三区、五大板块”战略引领之下的马村区,注入了书写未来的无限活力、无限动力、无限魅力。一城屹立,向新而生。雄踞于焦作之东的马村区,乘着全市“五次大学习”的东风,以“头脑风暴”激活发展动能,以不比总量比增速的决心、不比过去比未来的信心、不比基础比干劲的恒心,找准“创新点、标志点、引爆点”,加快推进“品质四区”建设,倾力打造高品质的“焦作东部新城”,奋力谱写焦作高质量发展的“东部”绚丽篇章。马村区加快建设高品质的焦作东部新城,奋力谱写焦作高质量发展的“东部”绚丽篇章。杜利明摄
思想之变再造新优势激活新动能思想解放是发展的总开关。马村区委书记宗家桢说,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促进工作大提升。全区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创新求变,勇于担当,以新一轮的头脑风暴激活马村发展新动能。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经过全市“五次大学习”的思想洗礼和磨砺,马村区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大都市区和焦作“四城四区”发展战略,认真盘点发展机遇、研判产业布局,明确发展新型工业、商贸物流业、生态康养业、现代农业和精致城区五大产业布局,打造“焦东新城”的战略定位,为高质量发展定盘。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马村区编制完成7平方公里的白鹭湖生态康养片区和5平方公里的绿色建材产业片区规划,同时聘请北京盛方咨询集团、中设集团,开展全区“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同步编制村庄布局、生态水系、5G智能等12个专项规划,明晰目标路径。投资万元对白鹭湖湿地公园一期进行提升改造。杜利明摄
思路一变天地宽。面对郊区、农区、矿区“三区合一”的区情,曾经制约发展的痛点,如今,换个角度看就是机遇。逆向思维、错位发展,成为马村人思考问题的新方式。该区积极谋划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6.3亿元的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14个项目申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谋划实施库容量万立方米的南水北调调蓄水库、15公里的南水北调渠两侧生态景观带和6公里的山门河生态景观带等,加快与白鹭湖湿地公园、北部浅山生态经济林建设融合,化劣势为优势,努力建设东部现代水生态体系。目前,随着城市“东扩南移”,中原路通车,东海大道、南太行高速以及17条城区道路的加快实施,万邦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鸿运智慧物流园等建设如火如荼,区位优势越发凸显,潜力逐渐迸发。5月29日,全省首宗城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马村区摘牌。徐帅帅摄
创新之变迎接新挑战争取新作为如何在大变革中,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实现换道超车?唯有爱拼为魂,创新为本,当拼则拼!用创新“红利”激发活力。马村区区长杨磊说,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大学习活动,全区上下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以改革创新、敢干敢闯推动转型发展。引进千业新材料、5G绿色无人矿山、市政腾飞等项目,用不到1年时间规模化、智能化、产业化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园片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花。9月20日,在工信部举办的第三届“绽放杯”全国5G应用大赛上,5个月建成运行的5G绿色无人矿山荣获总决赛一等奖,成为绿色矿山5G技术场景应用的全国行业标杆。千业新材料项目6个月建成投产,年利税超过1亿元;市政腾飞正在加快建设,预计明年建成投产。10月18日,全市首届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上,投资8亿元的健康元医药研究院项目成功签约。宋崇飞摄
4月28日,衡水泰华教育集团投资的衡水一中焦作分校落地签约,今年开工,预计明年招生。5月29日,河南省首宗城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马村区摘牌,通过减少征收、报批环节,节约时间6个月以上,帮助村集体增收万元。下一步,将做好余亩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工作,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近3亿元的收入。10月18日,在“焦作市首届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暨招才引智大会”上,投资8亿元的健康元医药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该研究院下设6个研究所,计划引入博士后3人、博士12人、硕士以上高端人才70余人,将成为马村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5G绿色无人矿山荣获工信部举办的第三届“绽放杯”全国5G应用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徐帅帅摄
发展之变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开放招商是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马村区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招商,巧借外力、强练内功,紧盯重点区域,把集群招商作为招商重点,围绕医药制造、铝精深加工及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等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突出“链群配”,加快推进开放招商向高质量迈进。筑巢引凤,规划先行。马村区摒弃招商引资“胡子眉毛一把抓”做法,完成“两大片区”规划编制,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入驻搭建平台。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标准化厂房、企业孵化园区以及基础设施成功申报获批,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投资13.5亿元的万邦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加快建设
马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近两年来,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广东、江苏等地开展招商活动20余次,瞅准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点对点”招商活动,先后到阿里巴巴、万达集团、深圳健康元等国内知名企业对接洽谈。其中,投资25亿元的衡水一中教育项目、20亿元的中城开农业综合体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招大引强已入佳境。项目招得来,还得留得住,更得发展好。为此,马村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发展理念,学习践行晋江“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提升“首席服务官”制度,创新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五项行动”,着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发展环境。抢抓机遇谋发展。今年以“”工程行动为统领,谋划实施重点项目个,总投资.6亿元。谋划蓄力再出发。目前已谋划年的重点项目91个、总投资余亿元。计划投入3亿余元,建设全区64个行政村的农村污水管网。宋崇飞摄
民生之变改善有力度发展有温度“自从小区改造之后,我们这里就成了花园,墙上的彩绘也特别漂亮。”在马村街道阳光社区,阳光透过杨树林洒在游园里,几位老人脸上堆满了笑容。像阳光社区“阳光”独好的故事不断上演,丽景社区“月季苑”、东苑社区“一条被子”等感人故事,动情演绎了党员干部为群众排忧解难,共同创造美丽家园的为民情怀,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马村区始终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一手抓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一手抓农村公共服务完善。该区先后投资4.6亿元,整治社区楼院45个、背街小巷36条,改造老旧小区26个,建设7个城市游园,实施10条城市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等一批强基础、树形象、惠民生工程。实现居民供暖“零突破”,5个小区、1.7万人用上暖气,供热面积达到43.9万平方米。马村人的幸福生活不仅于此,区第二公立幼儿园、工小和待王学校综合楼,以及安阳城、待王医养中心建成投用,区老年养护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压煤村庄搬迁等一大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在全市主题教育民生实事办理展评会上,获得城区第2名。围绕“生态、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目标定位,该区致力打造成郑州后花园休闲康养基地。随着南水北调调蓄湖项目、投资万元的白鹭湖湿地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和山门河生态景观带建设的有序推进,马村人民将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该区统筹推进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落实。突出念好“农民增收经”,通过新上项目、培育产业,有效带动就业。马村区待王街道和谐家园社区36名老党员组建党员志愿巡逻队,筑起社区疫情防控钢铁防线。周博阳摄
作风之变坚定主心骨凝聚新合力仲冬时节,多平方米的九里山社区党建综合体(乡思坊)内热闹非凡,原籍江苏的黄大娘教大家酿造米酒、原籍东北的曹大娘教大家腌制小菜……以红色为总基调,马村区强化党建核心引领,通过构建党建与治理融合的“1+N”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为城乡融合和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医院“好医生群像”、小王村“党员1+10联户便民服务”等多个党建特色品牌,实现了由“党建红”到“多彩美”的延伸。今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该区依靠“一核多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组织个基层党支部(总支)名党员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设立了个防控卡点,成立余支防控宣传队、余支党员突击队、余支义务巡逻队、余支志愿服务队,在党旗下凝聚起马村力量,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优良作风倒逼了工作突破,万达广场项目从洽谈对接到土地摘牌仅用10个月,千业新材料项目6个月实现建成投产,健康元4AA春节前试生产,7天重启了停滞多年的压煤村庄搬迁工作,10天内完成了人民路、文昌路两侧11万平方米“双违”拆迁任务。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今天的马村区,思想更加解放,目标更加明确,步调更加一致,广大干部群众热爱马村、倾力作为,形成了干事创业比贡献、比学赶超争先进的浓厚氛围,汇聚了发展跨越的磅礴力量。以榜样为引领,以榜样为力量。该区涌现出渡江战役老英雄程传信、开出“一毛九药方”的“白求恩式好医生”赵飞琴、传唱经典二十四年的马村女子合唱团、被称为“书记爸爸”的第一书记杨帆等先进典型,引领全区上下向先进看齐、向先进学习。如今的马村,一条条道路不断延伸,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签约落地……全区上下正以“马上就办”的精气神、“一马当先”的锐意劲、“马到成功”的主旋律擘画“十四五”新蓝图。河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姬姣姣通讯员徐帅帅报道
总监制:陶金生 监 制:丁全国 贾自轩
策 划:徐帅帅 执行策划:崔 晶
统 筹:马莹洁 陈 洁 孙 洁 周博阳
主 编:张 蕊 责 编:王 鹏
校 审:薛 莹 编 辑:贾天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shry/1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