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3-20 14:47:30   点击数:

李儒董卓手下头号谋士小说中鸩杀皇帝,历史

发布时间:2023-3-20 14:47:30   点击数:

李儒奉董卓之命,领着鸩酒,对废帝刘辩说:“这酒可是好东西,能够延年增寿,祛邪趋福!”刘辩大摇其头:“我不信!这必定是毒酒!”李儒冷笑道:“大王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不管这是什么酒,今天大王不喝也得喝!还请大王给自己留些体面!”刘辩还是不肯,厉声喝斥:“我都已经被贬为‘弘农王’了,董卓还不肯放过我吗!这明明就是鸩酒!你且喝一口给我看看!”李儒长叹一声:“这是帝王贵胄之酒,微臣不过区区‘郎中令’,自是无福消受。大王的母亲何太后已经喝过此酒,大王又何必推辞!既然大王无力举杯,就让微臣帮你一把吧!”说着,就下令众侍卫将酒强灌入刘辩口中。刘辩自知今日在劫难逃,喝止众侍卫。他举起鸩酒,对陪伴自己的唐姬及众宫女道:“今当远离,与大伙同饮一杯!”

刘辩仰头一饮而尽,唐姬及众宫女也找来藏酒共饮,为刘辩送行。辛辣的鸩酒下肚后,刘辩顿觉血脉贲张,死期将近,回想起这不满1年却充满艰辛的皇帝生涯,不禁心中凄凉。趁着意识尚且清晰,刘辩慨然而唱:“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弃尔兮适幽玄。”唐姬听到枕边人的临死悲歌,亦是凄然,拼尽全力,翩翩起舞,清歌相合:“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王兮命夭摧。死生路毕兮从此乖,悼我茕独兮中心哀。”在场宫女及侍卫皆唏嘘不已,潸然泪下。刘辩有此知己红颜,顿觉不枉此生,不愿唐姬为自己所累,特地叮嘱她:“卿本王妃,只怕不肯再嫁为吏民之妻。我亦不强求了,只愿你自珍自爱,就此告辞!”言讫,18岁的刘辩毒发呕血,就此殒命!唐姬与众宫女纷纷伏地拜泣。而冷眼旁观的李儒早已心如铁石,不假思索,抹了抹脖子道:“相国有令,不留活口!在场诸位也算前世积来的福分了,竟然能与帝王共饮此酒,一同上路!”侍卫们心领神会,抓住唐姬和宫女,一一灌进鸩酒。可怜唐姬和宫女们无辜受累,这么快就与刘辩相见于地下。原本董卓派李儒担任弘农王刘辩的郎中令,就有监视之意。如今此间事了,李儒也算是向董卓交上了一份“投名状”,被董卓任命为“博士”。

2年后,董卓被吕布和王允合谋斩杀,李儒率部攻打吕布未果,只能投奔董卓手下的李傕。毕竟天下之大,除了西凉军,已无处容得下他这位弑君的刽子手。数月后,李傕和郭汜等人听从毒士贾诩之计,率领西凉军攻下长安,杀掉王允为董卓复仇。

汉献帝刘协和文武百官再次落入西凉军阀之手。忠于汉室的太常种拂趁乱起兵勤王,却被李儒率军击破,兵败身死。

李傕趁机向汉献帝推荐贾诩出任“左冯翊”,李儒出任“侍中”。受胁迫的汉献帝答应了贾诩的任命,却不敢答应李儒的任命。

侍中一职常伴帝王左右,与弘农王的郎中令有异曲同工之用,汉献帝自然不肯。汉献帝担心李傕生气,特地下诏解释:“李儒之前担任弘农王的郎中令,却敢以下犯上,迫杀我的兄长,理应加罪。岂能担此大任!”李傕被汉献帝虚晃一枪,连忙上书为李儒辩护:“弘农王之死皆董卓所为也,并非李儒本意。他不过奉命行事罢了,陛下不可滥罚无辜之人!”于是,李儒的侍中之位便打水漂了。此事之后,李儒销声匿迹,再未出现于史料之中。

也许,李儒自知罪孽深重,难容于汉室,趁着李傕未败,早早地归隐山林,得以善终了。

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原本在董卓军中地位不高的李儒被写成为了董卓的女婿。而且李儒出场颇多,智计深远,是董卓的智囊谋士,曾为董卓献上6大计策:一是劝董卓上书朝廷,名正言顺地带兵勤王;二是劝董卓废杀刘辩及何太后,以震慑百官;三是劝董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四是劝董卓舍弃赤兔马,以换取吕布的归附;五是劝董卓西迁长安,使关东联军分崩离析;六是劝董卓让徐荣埋伏于荥阳,大败曹操。另外,李儒还识破曹操诈献七星刀的刺杀之举,也识破了王允的美人计与连环计。

在劝说董卓放弃貂蝉未果后,李儒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他料定董卓必将败亡,自己亦难逃一死。董卓被杀后,李儒的家奴将他绑来献给王允。身为董卓帮凶的李儒终究是丧命于市曹的断头台,为人唾弃。罗贯中给这位原本并不突出的“小人物”这般深谋远虑的头脑,却得到如此不堪的结局,大概是不愿让“屠龙”弑君的不忠之人能得善终吧!毕竟三国时期的另一位弑君者成济(弑杀了曹操的曾孙曹髦),可是光着身子死在了司马昭的乱箭之下!毒杀了汉少帝刘辩的李儒又凭什么安享晚年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mt/16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