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3-8 10:32:55   点击数:

在周密的安排下

发布时间:2016-3-8 10:32:55   点击数:
半个多世纪过去,他的作品为何能在国内外无数读者甚至于众多文坛名家中造成巨大影响?究竟其人其文魅力何在?他与中国又有何特殊“情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54年前的今天,海明威用他的方式辞别了这个世界

作为来自美国的使者,海明威也见到了共产党方面的周恩来在周密的安排下,海明威夫妇与周恩来进行了一次秘密交谈盖尔荷恩在《重庆之行》一书中曾描述过当时的情形:周恩来当天穿着一件短袖开领的白衬衫和一条黑色的裤子,神态安详,朴素大方他和海明威夫妇之间的谈话是用法语进行的宾主双方谈笑风生,毫不拘束,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海明威夫妇从他微笑的面容和炯炯有神的眼神中,知道他明白他们之间的全部谈话内容,而无须通过翻译

提及海广西现代生活报明威,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曾为他赢得了普利策奖与诺贝尔文学奖两座桂冠然而鲜少人知道,海明威本人曾来过中国,并有过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

与蒋宋夫妇共进午餐,受邀秘密会见周恩来

海明威后来回忆:“周恩来是一个具有极大魅力和智慧的人,他与所有国家的驻华使馆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成功地使几乎每一个在重庆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接受共产党人对于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的立场”

下一页

海明威与中国的一次“亲密接触”

【1】【2】【3】

1941年春,在中国抗战最困难的日子里,海明威与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荷恩以职业记者、美国政府特派员身份共同来到中国其间,海明威夫妇受到蒋介石的破格接待蒋介石和宋美龄曾亲自请海生活报数字报刊明威夫妇共进午餐,还整整谈了一个下午,由宋美龄当翻译据说,蒋介石与海明威交谈时没戴假牙,这被视为一种“看成是家里人”的贵宾待遇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这句话出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海明威以文坛硬汉著称,他的作品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跟与会的文艺工作者们分享了自己的海明威“情结”:因为喜欢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在第一次访问古巴期间,他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访问时,他则抽时间去了城里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生活中的数字手抄报

美国作家海明威 (资料图)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shoes.com/bzmt/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