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的一天,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清瘦青年,来到位于白银路原47号(现号)的甘肃日报新闻大厦南裙楼二楼,敲开了一间办公室的双扇门。从那一天起,这个原本打定主意要离开兰州的人,留在了兰州。
一晃23年。清瘦青年早已大腹便便。南裙楼则成为一家叫做“中兰山楂树”的餐厅,已找不到当年的一点影子了。
那是一栋有故事的小楼。对我们这一群人而言,小楼里有闪亮的日子,也有太多酸酸甜甜的回忆。
熬过最深的夜,喝过最烈的酒,想过最得意的标题,流过最没名堂的泪。抢报道先机如行军打仗,出特刊号外似行云流水。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有狂放态,有悲喜剧,也有几幕像样或不像样的爱情剧,有的很长,有的很短。那些爱情无论最终是怎样的走向,也都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在小楼里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那些人,大都是对新闻事业怀有一腔热忱的人。理想在肩,勇往直前。如今,他们之中,有的依然在这里坚守,有的已远走他乡找到新的坐标,有的则坠落于星河,成了记忆中令人伤感的名字。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伴随着那些人的聚合,一张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报纸的诞生。“以朝阳活力,创清新天地”——由甘肃日报社创办的第一家省级都市报《兰州晨报》,年10月15日试刊,年1月1日正式创刊。她与那些耳熟能详的报纸《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大河报》等一起,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崛起于大江南北。激情书写,波澜壮阔。紧扣时代脉搏的都市报,在中国报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时间的长河里,20年何其短暂!但在《甘肃日报》的70年里,《兰州晨报》的20年,足以成为其中的一个闪光点。她的诞生发展、独树一帜,恰恰体现了甘肃日报的深厚底蕴和创新精神。而今,《兰州晨报》这张报纸,也不再仅仅是一张报纸,掌上兰州客户端、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zlm/1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