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悼我同胞,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中写过这么一段话:“成千上万的生命,由于他人一时的恶念闪现而陨落。第二天他们的死亡,就变的毫无意义,纵然此类死亡不可避免,这依旧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惨剧,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这些刽子手,还侮辱受害者,迫使他们在死前,承受最大限度的痛苦和羞辱。这种对待死亡及其过程的残忍和蔑视,这种人类社会的巨大倒退,将会被贬仰为没有价值的历史插曲,或者电脑程序中无足轻重的小差错,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再次引起任何问题,除非有人促使世界,去记住这段历史,否则悲剧随时会重演。”
有很多的外国人说中国人的历史包袱太重,我个人认为我们有一定的历史包袱,我们为什么有历史包袱呢?
因为我们不敢忘记,84年前中华大地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我们怎能忘。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我们创造了太多太多辉煌璀璨的文明,有过太多浩如烟海的典籍,曾经我们“劫匈奴七百雨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近代的一百多年来,我们则重复着一个血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冬夜漆黑寒冷,长江畔,30余万冤魂在呐喊,我们怎敢忘。
最后用三十九画生的一句话作为总结,我们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我们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骏巡而不敢前的,我们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过的,我们现在能驰骋由疆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奋战过的,我们还能吃到苏轼当年手不停箸的红烧肉,我们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我们还能在众多浩劫后读到前人的筋骨血肉,我们还能在大喜大悲后脱口而出一句他们曾经用来形容自己的爱恨离愁。
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应该就是这么两件了吧,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
我们爱这片土地,所以我们怎能忘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dingweimt.com/bsdz/1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