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9-16 8:16:44   点击数:

她说:科技就是神奇

发布时间:2015-9-16 8:16:44   点击数:

广西大学的覃同学放假回家,发现家里多了好几本英语速成教材,还有几张学英语的光盘她以为这是家人突然关心起她的英语学习而为她购买的,没想到一问才知那是妈妈学英语的教材!覃同学的妈妈刘女士在网上通过msn认识了一位加拿大籍的华人,对方的中文很不利索,两人交流起来有点吃力,于是她便买来英语教材自己学起了英语刘女士今年刚退休,她对记者说,这个年纪才开始学英语真的很困难,但是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每天记记单词,不懂的就问问女儿,学到了一些英文知识,“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还是跟得上时代步伐的”

说着,刘女士熟练地打开电脑,双击桌面上msn的图标,跟在线的外国网友说了声“hello”!

张先生在儿子的指点下,正试多彩假期生活手抄报着往帖子里添加图片和音乐,他开玩笑地对记者说:“你看,现在我的儿子是‘大虾’,而我是‘菜鸟’了!”

专家指出,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的年龄跨度也在不断增大,出现了四五十岁甚至年龄更大的网民这个年龄段的网民共同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膝下一般都有儿女、生活已经相对稳定,他们上网主要关心时政、健康、情感方面的内容,他们上网的原因多为厌倦平庸的生活、寻找心灵上的共鸣、害怕跟时代脱节、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等等高龄网民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紧跟时代、不服老的健康心态,另一方面也从侧面折射出社会对他们的关怀还远远不够

“现在,一天不上网,我就感觉少点什么似的”别误会,这话不是出自当代的“新新人类”,而低碳生活手抄报内容是出自50多岁的张女士口中张女士在事业单位工作,家庭条件不错,女儿也已经嫁人,她平日在家闲来无事就喜欢上网,看看新闻,看看论坛,有时也聊聊天她说:“网络可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们上了年纪的人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乐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南宁,像张女士这样喜欢上网的“老顽童”越来越多

新桂网-当代生活报记者李莎莎

□个案二 儿子成老爸的“网络词典”

“儿子,快来帮我看看,这个‘灌水’是什么意思啊?”自从张先生学会了怎么浏览论坛之后,当儿子的小周就成了爸爸的“网络词典”张先生说,网络的名词稀奇古怪,刚接触的时候还真有点莫名其妙,什么“斑竹”啊、“板斧”啊、“3q”之类的,看得人一头雾水后来经过儿子的一番指点,才终于广西现代生活报明白了:原来“斑竹”就是版主,“板斧”就是副版主(版副),而“3q”居然就是英文中的“thankyou”,也就是“谢谢”的意思!张先生说,现在的论坛分类很细,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谈古论今,很是热闹张先生说:“现在科技发展很快,我们这样年纪的人一不留神就跟社会脱节了,要多跟年轻人学习,了解他们的想法,免得老被儿子说我是‘石器时代’的人”

此外,医学人士指出,四五十岁或者更大年龄的人长期坐在电脑前面、缺少运动就容易患“上网综合症”,比如会感到头晕目眩、腰酸背痛等等,希望喜欢上网的“老顽童”们,在畅游网络世界的同时,千万注意自己的身体

遗憾 适合中老年人的网站太少

□个案一 勤学英语为上网

黄女士打低碳生活手抄报内容电话给在电子科技广场工作的儿子,让他下班后顺便买个带麦克风的耳机回来黄女士喜欢网络聊天,无奈打字太慢,对方常常等得不耐烦了干脆不理她,于是她想到了语音聊天她说:“科技就是神奇,不但能让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用文字交流,而且还能让他们直接对话!”她对时下非常流行的oicq却不感兴趣,因为“玩那些的都是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

黄女士说,现在网上为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开辟的网站并不多,为中老年人设计的软件也比较少,想找些同龄人聊天很难有一次她在聊天室里遇到了一个网名为“天涯”的网友,她对对方说了自己的真实年龄,结果“天涯”就没再理她黄女士说,只有相同年龄段的人才能理解彼此的心态、才能有共同的假期生活手抄报话题“希望网络也多关心一下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不是只有年轻人才上网的”

折射 社会对中老年人关怀还不够


北京治疗牛皮癣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北京治疗牛皮癣哪里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tshoes.com/bbln/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